新中國第一包鋁水誕生記
來源: 中國鋁業(yè)報時間: 2024-09-23作者: 李紹森 王述蕾
1936年11月10日,在日本軍國主義的強迫下,侵華南滿鐵道株式會社與偽滿洲國政府在我國撫順等地開發(fā)當?shù)刭Y源,共同生產(chǎn)鋁。1937年6月9日,他們在撫順鋁廠動工興建了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個電解鋁工廠,1938年興建了第二電解廠房,1943年興建了第三電解廠房,對我國資源進行瘋狂掠奪。
1948年,撫順解放。飽經(jīng)滄桑的電解鋁工廠終于回到人民的懷抱。但是由于之前戰(zhàn)爭連年不斷,電解鋁工廠無人管理,工廠原有設施被拆得支離破碎,千瘡百孔、遍體鱗傷的工廠幾乎變成一片廢墟,早已喪失了生產(chǎn)能力。
新中國成立后,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撫鋁的前途非常關心和重視,積極籌建新中國第一個鋁工業(yè)基地——撫順制鋁廠。1951年,撫順制鋁廠一期工程開工建設。為了給生產(chǎn)啟動準備技術力量,撫順制鋁廠開辦了第一批技工學校,又在全廠篩選出18名精兵強將,組成首批實習隊赴蘇聯(lián)學習。兩年后,撫順制鋁廠一期廠房主體建成,輔助建筑設施也相繼完工,在電解槽啟動前夕,撫順制鋁廠改名為“三○一廠”。
1954年9月30日,在新中國成立5周年之際,三○一廠決定在當天12∶30對一期工程系列送電。一聲令下,三○一廠供電所合閘通電,大型變壓器嗡嗡作響,一股強大的電流輸入電解鋁第一廠房。此時此刻,三○一廠全體員工和在場蘇聯(lián)專家無不處于緊張激動之中。廠領導在廠房附近來回踱步,保衛(wèi)人員嚴密把守巡查,佩戴“專區(qū)特別通行證”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專家走馬燈似的進進出出,大家的心揪到了一起。直到電解槽上冒出縷縷黃煙,人們忐忑的心才放下。大家知道,這是開始焙燒的標志,也意味著電解槽已進入正常工作狀態(tài)。
送電一次成功,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。但是,全系列電流是6萬安,第一次只能送電500安,之后每隔2小時增加500安。人們?nèi)找故睾蛟趶S房里,北方十月的夜晚,陣陣冷風吹得大家瑟瑟發(fā)抖,但每個人心中都裝著一團火,都有一個共同的希望——期盼一個“生命”的誕生。
1954年10月8日19∶27,129號電解槽啟動,人們屏住呼吸,目光集中在它身上,但是由于當時生產(chǎn)管理經(jīng)驗不足,受新開槽內(nèi)鋁液水平、電解質(zhì)高度、電流效率等多種因素影響,129號電解槽未能按理論出鋁周期正常出鋁。人們的心再次懸到嗓子眼兒,找原因、查數(shù)據(jù)、定措施、總結經(jīng)驗……
1954年10月19日,129號電解槽像一塊巨大的磁鐵,再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。11∶27,隨著天車的轟鳴聲,出鋁工人終于在129號電解槽內(nèi)抽出了新中國第一包鋁水!青年人歡呼雀躍,互相捶打著表示祝賀;老師傅們望著那包不知凝聚了多少人希望的鋁水,百感交集,流下了激動的淚水。
新中國第一包鋁水的誕生,極大地鼓勵了撫鋁人。1954年12月28日,三○一廠一期工程兩個系列共144臺電解槽全部一次啟動成功,終結了中國無鋁的屈辱歷史,翻開了新中國鋁工業(yè)的嶄新篇章。
- 附件: